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丁原洪:2014,极不寻常的一年
发布时间: 2014-12-31 浏览次数: 118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国际上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尖锐矛盾交织作用,使整个国际形势持续动荡不安,二战后逐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孕育着重大变化。

世界经济不容乐观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迄今未实现明显复苏。美国虽然复苏势头远胜于其他发达国家,但长期困扰其经济发展的高赤字、高债务问题没有解决。未来10年,美国新增债务将达7.2万亿美元,到2024年债务总额将达26.6万亿美元。美国一些知名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极限”。

欧盟经济形势更为严峻,远未摆脱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经济持续低迷。目前既存在需求不足问题,又面临通缩威胁。长期低水平的需求导致的通缩威胁和接近历史高位的失业率,有可能使欧盟陷入日本式长期经济停滞的风险。至于日本,其经济则再度陷入衰退,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已高达240%,所谓“安倍经济学”已告失败。

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较前些年普遍放缓。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总量逐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经济总量的势头并未逆转。随着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长,它们力求改变自身在现行国际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地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调和,这将对整个国际形势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霸权危及和平

今年以来,举世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及“伊斯兰国”崛起、“亚太再平衡”战略引发亚太地区形势动荡,都与美国霸权力图主导全球事务密切联系在一起。美国试图称霸全球的战略,不仅大大削弱了其软硬实力,而且也激发了各国的抵制和反抗。然而,美国领导人并没有放弃这一战略。今年5月,奥巴马总统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讲,放言美国要继续当世界领导一百年。事实充分表明,美国的霸权主义今后仍将是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

三大难题撕裂欧洲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欧盟内部出现分裂迹象。各国迄今仍未就如何摆脱债务危机、提振经济达成共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欧盟内部对俄政策分歧进一步激化。这场危机,不仅使乌克兰自身遭遇重大伤害,让欧盟不情愿地背上经济濒临破产的乌克兰这个沉重包袱,而且也使欧俄关系急剧恶化,使半个多世纪来欧洲局势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大为改变。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双重打击下,欧洲民众对一体化的信心和期待发生动摇,“疑欧”情绪高涨。这表现在形形色色的极右政党影响扩大,各种分裂势力蠢蠢欲动。尤其是英国决定进行“脱欧公投”,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更具杀伤力。经济困境、乌克兰危机、英国威胁退出欧盟这三大难题,正在撕裂欧洲。

中东乱局难以收拾

中东地区一直是二战后形势动荡最为剧烈的地区。今年,类似“伊斯兰国”这样的极端组织趁机发展壮大,使整个中东、海湾地区呈现出混乱景象。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形势持续紧张动荡。中东地处欧亚非大陆接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加之它是世界能源供应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的动荡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推动合作共赢

中国在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确立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方针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尤为重要的是,把“和平发展”理念提升为指导内外政策的战略思想。中国以自己的实践向世界表明,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不管中国实力壮大与否,中国始终是世界上一支不可或缺的、积极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

(作者:丁原洪,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