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南华早报:伊朗乱局 中国不再"追随"俄罗斯强硬立场
发布时间: 2015-01-07 浏览次数: 21

核心提示:面对种种情况,中国政府十分谨慎,未有选边站,也没有去抨击哪一方。中国以往予人的印象是遵循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但这种印象正在改变。

港媒称,“谈判就像蘑菇,黑暗里才能茁壮成长。”伊朗核谈判的美国首席谈判员谢尔曼去年10月如此引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话。然而,经过多轮秘密谈判之后,到了11P5+1(即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仍未能就伊朗核问题与伊朗方面达成协议。展开“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期限延至7月。

据南华早报中文网17日报道,各方急须与伊朗达成协议。过去几个月的政治评论普遍认为,要与伊朗达成核协议,就要讨论中东地区整体秩序。伊拉克受到外国军事介入后余波不断,叙利亚冲突无法解决也带来种种后果,该两国和周边邻国更持续出现派系斗争及极端分子发起的暴力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突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寻求解决各方忧虑的进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方。

伊朗面对两难处境:应该从意识形态方面着手、检讨其立国神话,尝试实施促进和解的外交政策,抑或拒绝融入国际社会?

另一方面,华府深明美伊关系正常化可带来的好处,但始终保持谨慎,避免引发其在中东的传统盟友(如以色列及沙特阿拉伯)不满,也避免在美国本土惹来批评。对于伊朗和西方国家可能重修旧好,也难免会影响中国和俄罗斯的策略部署。中东未来会建立何种秩序,中俄两国的取态将是关键因素。

去年有报道称,俄罗斯与伊朗达成石油换商品协议,令外界愈发猜测,俄罗斯已考虑到西方取消制裁伊朗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俄罗斯对伊朗的政策务求平衡各种需要,包括俄罗斯在伊朗的商业利益,也希望能与其他强国(主要是中国)争夺合同,同时也考虑到在中东失去影响力的后果,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怀疑论者以俄罗斯垄断欧洲能源市场为由,力指俄罗斯并非真的有意就伊朗核危机寻求长远解决方案。若伊朗核地位得以定案,其与西方的关系将在某程度上恢复正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长期而言,俄罗斯或将在欧洲能源市场遇上竞争对手。

外界猜测之际,爆发了惊动四方的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剧恶化,也几乎影响了各个方面的政策协调。唯有伊朗核谈判未受影响,对此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仍然合作良好。

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至历史新低、油价又被用作政治手段之际,伊朗若在达成核协议后改变立场,对俄罗斯来说相当不利。油价暴跌已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报道称,面对种种情况,中国政府十分谨慎,未有选边站,也没有去抨击哪一方。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寻求与中国等友国缔结新的同盟,但北京并不希望卷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纷争。

报道称,中国外交部提及乌克兰争议时措辞审慎,证明中国并不赞同俄罗斯拒绝妥协的立场。中国并不希望俄罗斯将乌克兰“联邦化”,原因之一在于担心这将开创危险的先例。

报道称,中国以含蓄的方式,将对伊朗政策与俄罗斯的立场区分开来。正如熟悉核谈判的观察家们指出,中国以往予人的印象是遵循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但这种印象正在改变。中国在伊朗的利益与俄罗斯不同,有时甚至会与俄方形成竞争。长远而言,在习近平治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将更为明确,也将更敢于就伊朗及中东事务发言。

不过,伊朗核谈判的各方都明白,极需要在2015年与伊朗达成核协议,以终结长达十年的外交危机、避免政治情况恶化,同时也为任何新建立的中东安全框架提供支柱。在这方面,中俄两国都有重大影响力。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