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中评网:两伊相靠近 奥巴马被批牺牲伊拉克人
发布时间: 2015-01-13 浏览次数: 33

美国被曝曾与伊朗共谋打击肆虐伊拉克的“伊斯兰国”,而后伊朗自行作战不配合五角大楼。伊拉克现任总理上台过程获美国力挺,而其地区首访选在伊朗。在油价大跌中受损的伊朗拨款开发与伊拉克的共有油田,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拉克石油部长访问伊朗,两国进一步的合作或已见眉目。

迈克尔•鲁宾(Michael Rubin)在美国杂志《评论(Commentary)》上发表文章表示,正是美军撤离造成了伊拉克的真空,又未反对伊朗在伊拉克的势力增长,而伊朗的野心在于深度介入伊拉克事务,从伊拉克身上索价。迈克尔还表示,奥巴马任由伊朗介入伊拉克事务,牺牲伊拉克人民,如同当年罗斯福出卖波兰人。全文编译如下:

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都暗示过,他们把对抗“伊斯兰国”(亦作ISIS,ISIL,美国去年已正式改称“达伊沙(Daesh)”)视为一个和伊朗进行合作的机会。至少,他们似乎不反对伊拉克内部不断增长的伊朗势力,无论是直接打击“伊斯兰国”的动作,还是建立什叶派民兵组织以代理德黑兰利益的部署。

“伊斯兰国”最近的推进动作,让伊拉克城市萨迈拉及其神圣的阿斯卡里圣殿陷入险境,此外,伊朗革命卫队(Qods Force)的指挥官卡西姆•索莱马尼(Qassem Soleimani)一直强调,伊朗在强化伊拉克防务上有重要地位。不要怀疑,大多数伊拉克什叶派据上述两点原因支持伊朗作出的努力,即使他们将悄悄地表示,不信任德黑兰的动机。

然而,他们都会承认,不曾预料美国会允许伊朗在此地变得如此强大且具有影响力。问题并不仅是小布什政府抛弃克林顿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为手段的“双重遏制”政策。小布什政府的官员清楚伊朗的野心,虽然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们曾辩称,与伊朗进行外交将让德黑兰检视自己的野心。

伊拉克的什叶派在政治上并非与其伊朗同行天然相似,但美国2011年那场鲁莽的撤军留下了真空,让伊朗得以开发巴格达并挖了巴的墙脚,本来巴格达一向有独立空间去操纵,让美国与伊朗彼此对立。

例如,伊拉克前总理努里•马利基(Nouri al-Maliki)的对头是受伊朗支持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美国削减兵力之后,马利基却又成了阿萨德生命线通道,这并非偶然。伊拉克现任总理海德尔•阿巴迪(Haider al-Abbadi)可能真心想要重申伊拉克的独立性,且其个人可能对伊朗的施压很不满,但是美国队伊拉克的投入变弱,奥巴马的红线也蒸发不见,阿巴迪和伊拉克其他人等不得不选择遵从伊朗的利益。

伊朗的要价慢慢变得清晰了。据法斯通讯社(Fars News Agency)报道,伊拉克石油部长阿迪勒•马赫迪周一访问德黑兰,商谈两伊联合油田,伊朗出口至伊拉克的瓦斯气以及石油产品贸易等。该报道还指出,伊朗和伊拉克已经同意以单一管理的合资公司来发展联合油田。

当众多分析家意识到美国撤军留下的真空所造成的危险时,情报机构没有发现“伊斯兰国”的威胁,也没有预测到该组织会在伊拉克的摩苏尔以及提特里克地区发作。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记者被斩首处决之后,仅做出象征性举动,本届政府似乎再一次满足于躲在幕后领导。奥巴马和克里不应心存任何幻想:伊朗的目标并非打败“伊斯兰国”这么简单,它想深度介入伊拉克事务,就像叙利亚曾经控制黎巴嫩那样。

事实上,奥巴马正在牺牲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两国人民,就像罗斯福总统在雅尔塔会议上出卖波兰人以及其他东欧人的自由。

(记者:邓冠英 编译报道)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