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两国迅速坐大,对地区乃至国际安全形势构成严重威胁。能否遏制“伊斯兰国”疯狂扩张之势,不仅事关伊叙两国局势,更牵动全球反恐大业走向。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凭借现有模式难以挫败这一组织,必须加强安全和反恐领域合作与协调行动。
去年6月,“伊斯兰国”攻占伊拉克西部、北部和叙利亚东部大片领土,一度进逼至巴格达以西20多公里区域。目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已由万余人激增至超过10万人,实际控制区域近30万平方公里。伊拉克政府军和库尔德武装在伊境内多地与“伊斯兰国”持续激战,双方互有胜负,局势胶着。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阿马里认为,相比“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组织架构更为“复杂和先进”,虽然最高领导人巴格达迪至今生死不明,但是“伊斯兰国”并未因此减缓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推进。
此外,“伊斯兰国”擅长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广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思想。相较以往“基地”组织制作粗糙的“家庭式”录影带,“伊斯兰国”上传至互联网的视频可谓制作精良且配有英文字幕。“伊斯兰国”通过对欧美国家的思想渗透,以宗教之名诱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到中东地区参加所谓“圣战”。
伊拉克政治评论家朱布里认为,美国及其国际盟友持续的空袭对削弱“伊斯兰国”战斗力和通信能力发挥一定作用,令该武装不敢大规模集结。但是随着空袭范围扩大,“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匿迹于平民之中,使空袭效果大打折扣。
朱布里说,国际社会仅仅依赖空袭,无法彻底根除“伊斯兰国”的威胁。针对近年来恐怖主义展现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安全和反恐领域的合作与协调行动,实现全方位遏制恐怖主义溢出效应的目的。
阿马里认为,“伊斯兰国”突起给全球反恐事业敲响警钟。近来,欧美国家极端分子响应该组织号召,频频发动“独狼”式袭击,在国际社会制造恐慌。此外,一些极端组织宣布成为“伊斯兰国”的追随者。上述情况表明“伊斯兰国”强大的溢出效应不仅影响地区稳定,更对世界安全局势构成重大威胁。
阿马里说,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公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伊叙两国及其周边国家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欧美国家恐怖威胁明显增加,以“博科圣地”和索马里青年党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在非洲活动猖獗……“今年将成为全球反恐的关键之年,国际社会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记者:陈序、尚乐)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