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分裂的背后是利益纠葛和分配的不公,如果欧洲没有找到好办法,放任这种冲突放大,它内部的新分裂不是不可能
欧洲的分裂可能吗?很有可能。这一切,皆有可能来自恐怖主义这个导火索。
日前,欧盟宣布,本月中下旬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理事会和内政部长理事会将重点讨论反恐问题。欧委会主席容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还不是提出具体的反恐方案的时候,因为在悲伤情绪感染下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切合实际,欧盟需要28个成员国一起协商和讨论。美国已决定于2月18日在华盛顿举行反恐峰会。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纷纷予以强烈谴责,认为在当今的多元世界里,人们应当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一些舆论也反思认为,《查理周刊》此前曾多次因刊登具有强烈争议性的漫画而引发停刊、抗议甚至报复,但言论自由成为该杂志我行我素的盾牌。然而,无限制、无原则进行讽刺、侮辱的“言论自由”并不可取。日前,比利时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发起穿黑衣上学以表达支持“我是查理”的倡议,但一位未穿黑衣的女学生对媒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查理周刊》缺乏对其他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因此,我不响应同学的倡议。”
这场法国的“9·11”惨剧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的社会矛盾、移民政策、宗教冲突、文化差异、新闻自由等问题的热烈讨论。有分析就指出,《查理周刊》的悲剧绝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极端分子的报复行动”,而且是西方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长期积累后的一次爆发。
纵观历史,西方许多国家都曾有过残酷的殖民史,大量非洲、中东地区移民涌入欧洲与此不无干系。而每当西方经济陷入低谷和困境时,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不同的外来移民。近年来极端右翼党派在欧洲抬头,他们反对移民,反对伊斯兰宗教,认为外来移民坐享福利,抢夺当地人的就业机会。这进一步加剧了不同族裔间的矛盾冲突。
目前欧洲经济持续复苏乏力、宗教极端组织去年在中东地区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以法国国民阵线为代表的欧洲极右政党的政策主张对普通民众具有很大的蛊惑性。法国民调显示,极右的法国国民阵线的支持率正在增加。2014年3月布鲁塞尔发生犹太教堂枪击案并造成数人死亡,欧洲许多国家近两年也发生多起袭击清真寺和犹太人教堂案件。《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可能将进一步加剧法国社会的裂痕,欧盟成员国的排外情绪和极端主义可能愈演愈烈。
令欧洲担忧的是,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反恐力度,但恐怖主义对欧洲的威胁却在增大。一些受极端主义思想蛊惑的欧洲年轻人出国参加极端组织武装后流回欧洲,成为欧洲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冲突与分裂的背后是利益纠葛和分配的不公,如果欧洲没有找到好办法,放任这种冲突放大,它内部的新分裂不是不可能。
(作者:漂泊,国际财经评论人士)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