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0日在网上发表视频,要日本政府交出2亿美元的赎金,不然就在72小时内杀害手上两名日本人质。
被挟持的两名人质后藤健二以及汤川遥菜,他们的亲属和友人都表示了忧心。
《联合早报》21日报道,在伊国组织公布视频那天,视频中的蒙面男子责备距离伊斯兰国组织8500公里远的日本选择要加入“十字军”,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正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进行访问。
这是伊国组织首次公开威胁亚洲国家,也是日本外交政策逐渐重视中东之后,两者之间的直接对峙。伊国组织这次威胁日本,不仅是首次针对非欧美国家,也是首次针对并没有参与军事行动对抗伊国组织的国家。这也是伊国组织首次在标出救赎人质的赎金额。
伊国组织的视频威胁,反映出组织的什么心态,又给远离中东近万里的日本的外交政策带来什么影响?
首次针对没参与军事行动国家
《联合早报》21日报道,视频中的蒙面人扬言,不交钱就要撕票,“日本国民,你们的政府和伊斯兰国战斗,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现在,你们的一个聪明抉择是交出2亿美元。我给你们72个小时,要不然这刀就给你们带来噩梦。”
视频中所提到的2亿美元,指的就是安倍此次访问中东,在埃及开罗表明,日本将提供2亿美元,支持各国对抗伊国组织。伊国组织要求的赎金与日本的这一支援配套金额完全一致。
此前,命丧伊国组织刀下的人质有美国籍记者福莱(James Foley)和索特罗夫(Steven Sotloff)、美国籍救援工作者卡西克(Peter Kassig),以及英国籍救援工作者亨宁(Alan Henning)和海因斯(David Haines)。
美国和英国已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展开军事行动对抗伊国组织。但是,日本出于宪法约束,无法向外国派军。它于是选择以资金援助的方式,支持他国对抗伊国组织。
这也表示,这是伊国组织首次针对并没有参与军事行动的国家。
日本共同社报道,2004年伊拉克战争时期,日本曾向伊南部城市萨玛沃派遣陆上自卫队从事人道主义重建援助活动。然而,卡伊达组织头目2008年断定日本派自卫队是“侵略伊斯兰土地的(欧美等)十字军的宣传手段之一”,认为日本“参与了十字军的军事行动”。这可以被视为伊国组织这次针对日本的依据。
不过,这样的历史依据仍不足以让伊国组织决定针对一个没有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做出威胁,尤其是当卡伊达组织和伊国组织被视为敌对的极端组织。
有评论也指出,伊国组织这次针对日本,是想加深敌我阵营之间的界线。日本《朝日新闻》刊登评论指出,温和派穆斯林多数都认为日本是一个成功的非西方国家,是值得学习的典范。日本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让这些回教徒为之钦佩的。评论指出:“不过,伊国组织视世界为敌我两派……想通过激怒日本让它完全投向西方国家阵营,来显示自己在穆斯林文化圈中占有主导地位。”
为何公开要求赎金?
但伊国组织为何这次那么公开地提出它要领取赎金呢?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报道表示,他们这么做,是给日本加大筹码,公开地挑衅,让日本无法公然表示绝不向恐怖组织妥协但又找机会暗地里交出赎金的立场。报道指出,八国集团曾在2013年发布联合声明表示,”成员国坚决拒绝向恐怖分子缴交人质赎金。“
其实,伊国组织之前是有要求对方提交赎金的。《联合早报》日前报道,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则为了从伊国组织手中救回他们的人民,私下支付几百万美元赎金,换取被绑架国民的人身安全。它们当中就包括了八国集团的成员国。
加拿大广播公司引述观察家的话写道:”我们因此能察觉到这其中莫大的假仁假义。如果日本真的交了赎金,全世界会唾弃日本。“
也有评论指出一个更根本的原因。《美国新闻》评论员表示,伊国组织公然要赎金,纯粹是因为它们快要破产了。评论写道,以往(针对欧美)的威胁是要它们别再攻击伊国组织,而这次的威胁暴露了最根本的原意。评论指出,伊国组织所控制的地区内无法正常运作,学校、医院都无法操作。伊国组织之前宣布要推出护照和自己的货币的承诺也还没兑现。报道写道:”没有了钱,伊国组织就无法取得民心,更无法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心急了,要不然也不会制作这些恶心的视频,要对方提交巨额。“
对日本来说,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是关键。共同社报道,赎金的支付期限应该是23日下午2点50分左右。
虽然纵观上述原因,日本没有理由要提交赎金,但是安倍或日本政府从未公开表示不交赎金的立场,只说不会向恐怖分子妥协。新华社报道,日本政府有过交赎金救日本人质的经历。1977年,时任首相福田赳夫决定向日本赤军支付600万美元的赎金,释放在日本监狱服刑中的9名日本赤军成员,以解救在孟加拉被挟持的日本航空公司。因此日本政府这次要提交赎金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这次的人质危机不仅仅停留在这事件上,它将影响安倍政府的国内与外交政策。
日本民众或将更支持安倍外交政策
英国BBC报道,相信日本民众对两名人质的处境没有太大的怜悯之心。其驻东京记者表示,后藤健二(47岁)是名记者,不过他是在其他人质遭杀害之后仍坚持前往叙利亚。而汤川遥菜(42岁)更可能被日本民众唾弃。有报道称他有狂想症,在没有军事的背景下前往叙利亚,想开办军事保安公司。他的网站上也有他与叙利亚叛军同行的照片。
人质危机将影响安倍今后如何执行外交政策,也将影响他修宪的决心。
人质危机正值安倍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加大外交威望的柔软攻势。他自2012年连任以来,到访了50多个国家,要东京能在全球外交和安全课题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日本时报》报道,这项人质危机将加深国内民意的分歧。一方面,保守派将提醒国人,海外日本人面临人身安全的威胁,日本必须摆脱《和平宪法》和集体自卫权的禁锢,扩充军事能力。
另一方面,左派则将认为是安倍”故意挑衅“和平的政策,让海外日本人现在更收到威胁,导致这次的人质危机得以发生。
但路透社报道表示,日本国内民意将倾向于支持安倍,如果处理得妥当,这次的人质危机或将提高人民对他的支持率。
报道写道,伊国组织是极端分子,暴力是它的政治手段。如果因为人质危机而讨论到集体自卫权,人民就会想到是极端分子的暴力手段引起这个讨论的。
观察家认为,安倍将会借此加强他的势力,巩固他的外交政策。一个评论员说:“有些人会表示,日本根本就不应该参与危险的行动,应该保持它的反战立场,但他们会是少数。”
这名评论员说:“我觉得安倍会强化他的立场。”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