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联合早报:美国的“反恐”逻辑
发布时间: 2015-02-21 浏览次数: 218

历史总是那么惊人地在短时间内呈现鲜明对比。就在不久以前发生了因为《沙尔利周刊》侮辱伊斯兰教先知,而遭到极端穆斯林的枪击复仇后,巴黎、法国和欧洲上演了一场保卫“自由”的表演:不但超过百万人举行了支持沙尔利的示威游行,而且政府和媒体对枪击者的恐怖主义背景,进行了从欧洲到中东的刨根洼地式的揭露和追踪,以便论证法国的枪击案不是一起辱教案,而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行径。

由于受害者中包括犹太人,法国政治和媒体甚至将此暴力事件,放大到反犹主义的高度,趁机宣示和以色列唇齿相依的紧密政治关系。而对于因为保卫法国自由价值的穆斯林警察艾哈迈德的遇害,法国政府和媒体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最基本的舆论关注和政治安慰。其傲慢与偏见由此可见一斑。

不久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教会山也发生了类似的枪击,只不过加害者和受害者的文化宗教角色互换了。三个穆斯林大学生被一个据说是仇恨宗教的白人枪杀。在自九一一事件以来的美国对外“反恐”战争,和对内强化安保的特殊背景下,对穆斯林的人身歧视和攻击不断升级,从出行登机的特殊安检,到对穆斯林装束行人的无故袭击,最终演变成公然枪杀三个穆斯林大学生。奇怪的是,据枪击者家人和警方辩称,这是一起因为停车争执而导致的枪击事件。言外之意,这不是针对穆斯林的恐怖主义袭击。美国主流媒体刻意放小、淡化和漂白此次针对穆斯林的恐怖行径。白宫对此次事件的不定性和不谴责,甚至招致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强烈谴责。

同样都是枪击事件,同样都是民主社会,但由于枪击者的宗教文化背景不同,而对其解读和定性迥异。就宗教文化环境和政策而言,美国因其移民国家属性,远比老欧洲单一民族国家更多元宽容。这从一个黑人当选为总统就可以看出。但是,正因为是移民国家,美国白人和有色人种人口,和相应的政治势力正在发生巨变。这也可以从前面所举之例看出端倪。少数有色族裔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白人人口的相对萎缩,已经在很多州造成了政治生态的变迁。

目前就族群和文化有关的美国国内政治,不外乎是墨西哥裔的人口崛起,和自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和穆斯林群体的关系。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围绕着是否要大赦美国的1000多万非法移民问题上的直接对峙,以及美国共和党所控制的国会,甚至因为这个问题要起诉奥巴马,正反映了美国人口变迁所导致的白人政治焦虑。

在对待穆斯林问题上,尤其是共和党所控制的南方和农村,对有色人种的迫害有史可鉴。从历史上南方极端白人准军事组织(如三K党),对成千上万黑人的残酷火刑,到当代南方基督教极端势力对《古兰经》的焚烧,都隐约揭示出美国南方人口变迁、白人至上主义传统,和不同族裔的社会仇恨之间的错综复杂关联。尤其不应忽略的是,南方基督教极端组织和准军事组织的文化传统和氛围(如基督教军事院校的广布),对当地有色人种,尤其是穆斯林构成了直接的恐怖威胁。从九一一事件之后对穆斯林的人身攻击,到现在对穆斯林大学生的直接枪杀,绘制了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针对有色人种,尤其是穆斯林群体的仇恨路线。

如同巴黎枪击案后,西方政府和媒体对恐怖分子及其同伙的恐怖根源,已经锁定到了叙利亚,美国北卡枪击穆斯林大学生的恐怖攻击,至少应该要溯源美国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如美国南方的白人至上主义传统,及其在当今美国“反恐”背景下的新呈现。

(作者:马海云,美国马里兰霜堡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中国穆斯林、伊斯兰以及中国—伊斯兰世界关系研究)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