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周日抵达美国,定于今天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反对国际寻求和伊朗就核问题达成协议,指有关协议会令到伊朗继续发展核武。内塔尼亚胡今次是应美国共和党邀请,但事前并没有知会民主党籍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闹出一场政治风波。
《洛杉矶时报》昨日社评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到访在华府引发激烈争论,这是他要准备应对和克服的政治现实,毕竟在不知会及通报白宫的情况下邀请内塔尼亚胡演说,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不仅招致内塔尼亚胡干预美国外交政策的控诉,也为后者在两周之后的大选前创造了令人艳羡的国际曝光。
文章指,对此感到愤怒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拒绝在内塔尼亚胡访美期间与其会面,其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更是直指,事件引发美国两大党派相争,将破坏美以双边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民主党籍国会议员计划以行动抵制内塔尼亚胡的演说。
文章认为,内塔尼亚胡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的确令人气愤,但他依然应当在演讲台上得到尊重。跟中东地区其它国家一样,以色列有充分理由对拥核的伊朗感到担忧,这种担忧不止包括德黑兰反犹太复国主义鼎盛后把弹头射向特拉维夫这样的末日场景,也包括伊朗成事后主张沙特阿拉伯跟风学样。(作为地区当前唯一拥核国家,以色列自然倾向于维持现状。)
但是,内塔尼亚胡自己说是一回事,但不等于美国就要照单全收,也不等于就要放任以色列决定是否可以阻止伊朗拥核,且放弃在必要时作出使用武力的决定。
内亚尼亚胡日前提出,P5+1国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已经背弃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承诺。但实际上,以色列与以上六国对此目标存在理解误差,前者认为必须全面阻止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后者则似乎愿意让伊朗在以和平为目的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尝试。双方分歧还体现在,是否为以及何时为有关协议设定期限。据悉,以色列方面在看到期限将为十年的有关报道后十分紧张。
各谈判方希望在本月底前就相关协议达成初步政治框架,而内塔尼亚胡的演讲或将推动国会通过新的制裁法例,对谈判加以破坏。
文章最后表示,若共识最终达成,国会也应详查一切可能和个中复杂性,以证以色列的忧虑不无道理,或证有关协定虽未顾及以色列的偏好,却也言之有理有其意义。
(记者:廖梓达编译报道)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