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8日发表题为《美国认为提克里特战役后伊拉克和伊朗将面临更大考验》的文章称,美军最高级别官员近日访问伊拉克时将向海德尔·阿巴迪总理的政府施压,探询其在把“伊斯兰国”逐出提克里特市的行动结束后避免教派冲突余波的计划。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将军表示,他相信伊拉克最终会在提克里特(巴格达西北部人口以逊尼派为主的城市)打败逊尼派激进分子。他说,那里的“伊斯兰国”战士只有几百人,而向该市逼近的伊拉克军人和伊朗支持下的民兵战士总共有2.3万人左右。
“我认为,关于提克里特的这次行动,重要的不是战况如何,而是接下来会怎样,”他在出访伊拉克前夕对记者说。“如果逊尼派人口在那之后仍能安安心心地生活,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园,那再好不过。但如果提克里特行动结束后的情况并非如此,如果在那之后没有重建、没有包容,如果在那之后人们背井离乡,那我们就遇到挑战了。”
过去一周里发起的提克里特攻势是对阿巴迪有没有能力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一座重要城市的第一次考验,也说明了政府与什叶派民兵组织以及什叶派邻国伊朗的军队之间日益深化的伙伴关系,伊朗为抗击“伊斯兰国”提供了顾问、武器、培训、监视和情报。
美国官员称,做好攻打提克里特准备的部队有三分之二是民兵而非伊拉克政府军。
伊朗支持下的民兵(其中很多是美军在2011年撤走前与之交战过的群体)再度得势和伊朗的“圣城军”领导人卡西姆·苏莱马尼少将等人越来越公开地在伊拉克活动引起西方国家及伊拉克逊尼派的惊恐。
有人指称,民兵赶走了“伊斯兰国”激进分子后,在逊尼派居住区胡作非为。但由于伊拉克安全部队力量薄弱且西方国家决定不出兵参战,民兵的战斗力必不可少。
伊朗的公开参与还给重新点燃的美国-伊拉克军事伙伴关系带来紧张。2014年夏,在“伊斯兰国”激进分子攻占伊拉克北部和西部相当大一片土地后,美军重返伊拉克。
虽然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各地实施了空袭,但美军飞机引人注目地未参加提克里特作战。与它在那里的撒手不管形成对比的是,美军大力帮助伊拉克军队筹备夺取摩苏尔的战役。
登普西曾经指挥美军培训伊拉克军人,他分析了伊朗在伊拉克的军事作用。他说,过去一周里,伊朗给予的支持若未引起教派紧张关系,其作用就是“积极的”。
在准备会见伊拉克领导人之际,登普西表示,他在“努力弄清我们的活动与(伊朗的)活动有怎样的互补性,因为我们实际上不跟他们直接协作,也不打算跟他们直接协作。”
登普西说,提克里特战役(初期特点就是成群结队的卡车和军用车辆)算不上是“高水准的军事调遣”。他强调,美国及其盟国在炼油城市拜伊吉周围的空袭阻断了附近提克里特的极端分子来援,从而使提克里特攻势得以展开。
关于伊朗在伊拉克的军事崛起,奥巴马政府一直在竭力安抚盟国,尤其是跟美国联手打击“伊斯兰国”的阿拉伯国家。此次出访期间,登普西还将在巴林会见政府官员,这个波斯湾小国是美国的重要军事盟友,国内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一直关系紧张。
登普西宣称伊朗的支持使民兵组织“在战术上更有效力”,但他似乎比较怀疑伊朗在提克里特战役结束后会发挥建设性作用。
登普西表示,他将询问伊拉克领导人,伊朗是否跟美国一样希望伊拉克将来容许多个政治派别共治。美国官员称,要缓解导致了“伊斯兰国”兴起的紧张关系就必须实行共治。登普西说:“否则那就只不过是拖延到今后再打一仗。”
(编译:何金娥)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