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国际先驱导报:两河文明古迹多次遭人为损坏 更多文物面临危险
发布时间: 2015-03-13 浏览次数: 233

哈特拉古城,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提起美国著名恐怖片《驱魔人》开篇的取景地,恐怕在影迷中无人不晓。这座距今约两千年、位于伊拉克北部帕提亚帝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日前惨遭厄运,不仅遭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大肆劫掠,多个主体建筑也被完全铲除摧毁。

哈特拉发生的事情不是个案。在“伊斯兰国”控制区,伴随它一起刻意被毁的,还有亚述文明遗址尼姆鲁德以及摩苏尔博物馆内、发掘自亚述遗址的雕像等。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广一些,包括叙利亚在内的整个两河流域,有更多世界顶级文化遗迹在过去几年被战乱摧毁,让国际社会痛心疾首。

被推土机与炸药摧毁的古城

311日凌晨,来自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已逃到附近库尔德自治区生活的教师阿布奥马尔,通过电话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对哈特拉和尼姆鲁德两处遗迹的毁坏行动发生在本月5日和7日,他们直接用推土机将那些宝贵的古建筑铲平。由于哈特拉是同时期极少数完全使用石料建造的古城,因此城墙等部分极其坚硬,于是IS使用了炸药……

记者此前曾在两河流域工作多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曾有幸拜访过哈特拉和尼姆鲁德这两处顶级文明古迹。

曾两次撑住罗马帝国围困的哈特拉,与尼姆鲁德等该地区的其他古迹不同,在东西方长期战争与交往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特征。步入大殿,可以看出其典型的“阿依万”神殿特征,这是一种正面敞开通往院落、天花板呈现为筒型拱顶的矩形大厅。而城墙上的人物浮雕和矗立了数千年的哈特拉女神像,其细腻的线条构造则体现出浓烈的希腊化-罗马风格。

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认为自己的功勋堪比帝王,曾在建筑内墙四处刻上自己的名字。考古界人士普遍认为,哈特拉建筑对以后萨珊帝国和伊斯兰时代早期的伊朗建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1985年成为伊拉克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

而尼姆鲁德,最出名的就是发掘自那里的人首兽身石雕和石板浮雕,它们早已成为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曾主持发掘工作的剑桥大学学者麦克马洪对媒体介绍,遗迹本身仍保存了大量文物,因此损失难以估量,她认为那些珍贵的人首兽身石雕是极端分子的首要目标。

“他们不仅在摧毁我们现在的生活、摧毁我们的未来,还试图抹去我们的历史。”阿布奥马尔在电话中气愤地对记者说。

部分古迹曾遭美军损毁

除了IS控制区内被损毁的古迹,伊拉克中、南部地区和位于两河流域的叙利亚境内,近年来同样有大量世界顶级文化遗产损毁。不过不同的是,前者是有组织、有目的地铲除人类历史,后两者是陷入战火范围遭被动损坏。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时,重型坦克和军用车辆曾直接在巴比伦古城保护区内驶过,那里的泥土中或深或浅埋藏着海量文物。记者2010年前往探访时看到,整个遗迹地面密密麻麻布满了被碾压损坏的碎陶片,甚至有被人为烧毁的痕迹。而在什叶派宗教圣地萨迈拉,建于9世纪的马勒维亚螺旋状宣礼塔的塔尖部分,即便修复也能清晰看出当年被美军空袭的痕迹。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则是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数十万件珍贵文物在2003-2004年惨遭暴民劫掠,流失的苏美尔、巴比伦时期的印泥、图章等小物件在网上(eBay)被以十几美元的低价拍卖。

陷于激烈内战的叙利亚,古文物的遭遇相似。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为例,位于霍姆斯的克拉克骑士城堡和阿勒颇古城均在这两年被严重损毁。其中,克拉克骑士城堡被叙利亚自由军占据后遭政府军空袭,导致一座瞭望塔坍塌;而曾连续6000年有人居住的阿勒颇古堡、大清真寺和那里全世界最长的有顶巴扎,要么被火炮完全摧毁,要么被武装分子焚毁。

不仅如此,有着“沙漠新娘”美誉的古城帕尔米拉、叙利亚和约旦边境的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剧院布斯拉,这两年均成为交战双方的驻军场所,不同程度遭到迫击炮袭击和坦克碾压损坏。更令人惊讶的是,由拜占庭时期40多座村落组成的“死城”遗址,部分村落竟然被人为拆毁作为建筑材料。

据记者调研了解,截至目前,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在21世纪以来的战火中要么部分受损、要么全毁,已没有一处幸免于难。

国际社会予以强烈谴责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三千七百多年……”

这是歌手周杰伦一首有关两河流域的歌曲,名叫《爱在西元前》。据说是他逛了这里的博物馆之后,灵感大发写就的。优美的韵律,佐以几千年前的传说故事,娓娓道来千载一时的爱情一如往昔。

记者在美索不达米亚走访那些昔日的瑰宝时,曾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这首歌曲。然而,伴随着中东地区延绵不绝的炮火,对古文明的憧憬、追忆、考证通通只能化作幻想了吗?

日前,面对IS在占领区这种有组织的破坏行动,国际社会予以了强烈谴责。伊拉克旅游和文物部在其网站上发文证实了这些破坏行为,称这是“蔑视国际社会和人类意愿”的暴行。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她已就此和安理会和国际刑事法庭负责人讨论过此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这种卑劣的行为辩护,有组织的毁灭人类历史文化是战争罪行,所有相关的政治家、宗教人士应当展开行动”。

然而,据美国德州大学考古学家穆尔德撰文披露,IS、叙利亚自由军等武装组织除了摧毁文物古迹,更在大肆倒卖劫掠的文物,获取作战经费,这一切已被谷歌卫星图像所证实。而在IS的伊拉克占领区,有超过4500处非常有价值的古遗迹正面临和哈特拉、尼姆鲁德一样的危险。

(作者:徐俨俨)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