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内战进入第五个年头之际,美国对于如何化解这场危机似乎有了新的想法。近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一改往日“巴沙尔必须下台”的强硬立场,作出“唯有政治途径才能平息冲突”的罕见表态。面对美国伸出的“橄榄枝”,叙方并未热情地接过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16日表示,要看到美方的行动,才会作出实质回应。
叙利亚冲突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据联合国统计,这场冲突迄今已造成20多万人丧生,超过1220万人需要紧急生命援助,390万人逃往邻国沦为难民。严重的人道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已经让美叙意识到建设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不过,使用什么形式的政治谈判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成为摆在美叙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美对叙政策调整是趋势
美国是一个奉行现实主义理念的国家,其外交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
克里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最终应该与叙利亚谈判,以结束当地的武装冲突。该表述与美国政府在叙问题上历来所持态度相悖。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巴沙尔不再具有执政合法性,应该在过渡谈判中下台。
克里此番言论被舆论视作美国对叙利亚政府态度的大转变。外交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海东认为,自2011年叙利亚冲突以来,美国没有实现“巴沙尔下台”的目标,也没有看到反对派“取而代之”的局面,反而造成“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壮大,这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局面。事实上,持续数年的危机证明美国对叙政策是失败的。
不过,在克里发表“谈判”的言论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在其推特账户发文说,美国对叙利亚政策并没有改变。克里只是在重申美方长期坚持的政策,即需要与叙利亚政府谈判,但克里并没有说要直接与巴沙尔谈判。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猜测,克里和哈夫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意在投石问路,看看各方的反应。美国是一个奉行现实主义理念的国家,其外交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美国对叙利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是趋势和方向。
巴沙尔有实力参与过渡进程
与巴沙尔政权相比,经过西方势力扶持的反对派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叙利亚《祖国报》认为,克里的言论为“政治谈判迈入新阶段打开了一扇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已经被提到议程。争议的焦点是巴沙尔本人是否要被排除在政治过渡进程中。”李伟建分析说。
目前,巴沙尔政权与反对派在“政治过渡进程”问题中展开了激烈博弈。叙利亚反对派联盟领导人马尔瓦称,克里的新言论是对之前“巴沙尔不可能在过渡阶段发挥任何作用”声明的补充。该联盟驻法国大使蒙齐尔·马胡斯宣称,美国坚持认为巴沙尔“不具合法性”,无权干涉叙利亚可能推行的政治过渡方案。
“美国一开始强调要以巴沙尔下台为前提,来规划叙利亚政治过渡进程。但从克里最近表态看,美国这一想法有所动摇。”李海东认为,美国想在叙利亚扶植温和派的反对势力,并最终建立一个“中东民主样板”,但由于反对派鱼龙混杂,力量薄弱,美国没能达到扶植的目的。与巴沙尔政权相比,经过西方势力扶持的反对派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专家认为,巴沙尔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对国家政权的掌控力较强。如果没有巴沙尔政权的参与,叙利亚政治过渡无法顺利实现。
“伊斯兰国”成美叙共同敌人
未来不排除美叙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下,实现“握手言和”
美国政府过去一再坚持要求巴沙尔下台以实现政治过渡。但自去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动空袭以来,美方没有再提及这一要求。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表示,美国政府不希望叙利亚政权垮台,原因是“不希望叙利亚被极端主义组织占领”。
“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借叙利亚政府的力量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李海东表示,“伊斯兰国”趁着叙利亚冲突之际,从伊拉克进入叙利亚境内,并不断“攻城略地”,从而使叙利亚成为伊拉克之外最主要的“圣战”战场。“伊斯兰国”的出现极大地干扰了美国推翻巴沙尔政权的计划,该极端组织对美国利益带来的冲击远超巴沙尔政权。
为打击“伊斯兰国”这一极端组织,美国积极拉拢土耳其、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约旦、埃及等国,希望能联合打击“伊斯兰国”。李伟建分析称,这些国家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愿意在此事上投入太多军力和财力。与之相比较,巴沙尔认为“伊斯兰国”的出现,威胁到叙利亚的生死存亡,为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巴沙尔政府不遗余力打击蔓延至本国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
李海东认为,尽管美国不喜欢巴沙尔,但是面对“伊斯兰国”这一共同威胁,美国政府认识到,应把巴沙尔作为联合打击极端势力的重要伙伴。未来不排除美叙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下,实现“握手言和”。但是通过何种路径实现互动,双方还需要作出审慎的抉择。
(记者:魏香镜)
来源:南方日报